The story goes this way:

My photo
We are all so alike yet we are totally different.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Thursday 8 November 2018

语种


每周一更打卡。

今天谈什么,谈出差吗?

我才来上海两个月,已经去了常州,苏州,杭州,无锡
十一月还会去哈尔滨和安庆

在马来西亚的时候经常出差,来了这里,出差成了常态

上星期我给之前的老板发邮件打招呼,里面我说了句
“Adventure I have sought, adventure I shall have”

这句话,就是我的写照了吧。

不谈出差了,我们来谈谈语言吧。

不是我跩啊,我自认我的中英文能力都是挺好的。
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好到如果我还谦虚地说“还算可以”都是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好啦,当然我这是乘了马来西亚电视儿童之便。
我阿公老说我是戏王,但也正因为我老看戏,各种语言的戏,所以才有幸从小就接触了各种语言。还有就是我外婆家在新山,他们讲话受了新加坡电视节目的影响,所以我又习惯了一个语言多个腔调的模式。

来来,再夸夸我,
因为语言能力,来了上海,我们老板一律把老外客户分给我。
才来两个月,我接触过,伦敦,休士顿,纽约,波士顿
每每说到这儿,我就觉得这冥冥之中还真是有注定
小时候那个准点看Barney的傻孩子怎么想到这一天天的Barney会让她自信十足的发表意见呢
这个说到看电视啊,我觉得看电视很多好处啊
我现在这个守时的好习惯就是看电视给培养出来的

为了准点看电视节目,我会预先设想好,我需要花15分钟吃饭,5分钟洗碗,1分钟上厕所,从厕所走到客厅要10秒,在客厅找到遥控器要5秒至30秒不等,1分钟打开电视,电视需要30秒的启动时间及20秒的转台时间。。。所以8点的节目,7.30我得开始动作。
但是7.30我开始动作远远不够啊!我还要让阿嬷也走到厨房,准备吃饭,不然我一个人在厨房也不能马上开吃,所以我7.00要开始潜移默化的让阿嬷觉得今天要7.30吃晚餐,所以7.15第一个广告的时候,我就要先去吃零食,然后阿嬷就会骂说“不要吃零食!你饿的话我们下一个广告就吃晚餐“。然后7.28快要第二次广告的时候,我就要站起来去点香拜拜,阿嬷看我点了蜡烛也会跟我一起拜。拜好了阿嬷的习惯就是直接走去厨房,至此,计划成功。

以上,都是什么?PLANNING啊!PLANNING是什么,是领导能力的体现啊!

你说,看电视真是利大于弊的吧?

好的。我不是想说这个。
我想说的是语言。

我前阵子理解到一个概念,说我们人类的祖先啊说的都是一个语言,所以都很团结,然后就一起建了一个高塔。上帝看了觉得不得了,不能比我高啊,所以就打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们开始说起了不同的语言,然后就自然而然的不再团结,高塔也就建不成,人与人之间就开始疏远并散落成今天的样子。

我一开始听的时候,我觉得就是个笑话。
但这几天我就在想,好像也说得通。

我申明一下,我想讨论的,是语言的不同是否会分化人心。
那些什么上帝是否存在,宗教的真实性都不在我讨论范围内啊

事先申明,是我这几年落下的职业病。

我是来了上海后才有真切地当翻译员的机会。
之前都是翻翻文件,或者跟说中文的人访谈,然后写英文的报告。
来了上海,我常常得做实时翻译的活儿,
就比如一边讲英文的人跟我说了他们的问题和背景,我要恰当的翻译(不能一字不漏,必须换个角度问,不然太直接会变成审问)给讲中文的人听。
然后讲中文的人解释了以后我要先听是否回答问题,并且追问一些不清楚的,然后再马上翻译给讲英文的人听。

常常吧,比如讲英文的人跟我讲了一整段,我就简洁的翻成两句。
讲英文的人跟我在讲的时候,讲中文的人聚精会神一脸茫然的看我
讲中文的人在讲的时候,讲英文的人又手足无措的看我

如果两方各进入小讨论,可以看到很容易就会分成两群人,两组各驻足于河的两边的人。
他们彼此观望,微笑,然后等着中间的船夫来回摆渡,传递

那时候的我,翻译一定特别谨慎。
翻译的过程,很多我们习惯的用词如果照翻会有全然不同的意义。
比如以下:

讲英文的: Can you just ask them, is there anything they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to the management, that maybe we can convey on behalf?
直翻:有什么你们想让我们帮忙强调给管理层的吗

首先,从字面上,“强调” 强调本身就是有点重的字眼,但是在英文里却挺普遍。给老板发个email highlighting this for your attention”充其量就是个礼貌性的email cover。但如果你发个Email写的“于此强调,需您的关注”….. 你最好里面写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所以我就把他翻成:目前业务上的执行还可以吗?有什么你们希望反映给管理层,可能哪里有什么可以改善的?

然后这样的情况下,我会得到的回复主要都是“管理层已经很好了,是我们要继续努力”

然后如果我把这句直翻给讲英文的,”Management have been great, its them that require more effort”

讲英文的会一脸不可置信的看我,”well…ok…”

然后这就是一段没有意义的对话。花了10分钟。

所以我通常在提问的时候要有诱导性的说“目前业务上的执行还可以吗?有什么你们希望反映给管理层,可能哪里有什么可以改善的?比如系统更新前后的适应期,和总部的业务衔接沟通,或者你们觉得公司有什么制度可以更贴合我们在地文化一点?”

这个时候才比较可能可以得到“业务还可以,新系统我们还在适应,就希望可以多点事前培训,当然我们也知道我们主职是业务,但如果有适当培训我们也许不会这么手忙脚乱。制度的话,我觉得大家都挺适应的,挺好的”

所以我才统一翻译成:Policies are fine, but they do mention that with the new system implementation, it’d be better if they ca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before the change. This would prepare them better.

讲英文客户表示: yeap, understand. Sure, we can consider that as one of our recommendations.

这才是有点意义的对话吧?

字眼的使用,语气的抑扬顿挫,语境的构成,这一些都有着各个语言深深的文化在里面。如果传说是真的,即使我们真的曾经同根同树,这千百万年的分化我们也都演变成完全不同的体系。这时候我们不能抹去这千百万年的潜移默化,但我们也许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靠拢,千百万年后,我们才终于再次回到千百万年前的样子。

两个千百万年后,我们回到了起点
那个,有些人会说本不该离开的起点
但不离开的人,怎么回家?不回家的人,还需要家吗?

你没有如期归来,那就是旅行的意义
你终于踏雪而归,那就是征途的意义

在我的认知范围里,中文和英文算是最普遍的语言
即使这两语种之间都有那么多调度的空间,人与人之间怎么可能毫无间隙呢?

人总有自己的猜疑,就是我们常说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于我们不理解的,或不曾接触的,我们或多或少会有点抵触,
也就是大家最爱说的resistance to change,我们说这是不好的,是固步自封

那,能不能换个角度想,这也许是一种守护呢?

我举个粗浅的例子吧,偶像剧里,很多那种富二代霸道总裁要买穷二代玛丽苏的可能祖屋啊什么的,女主总会誓死维护,然后男主被女主大无畏的精神折服也一起保护
这里说,女主为了守护
但你换个场景,一个人坚持不让发展商发展一块地儿,造成国家经济损失,造成该地最后被荒废….这就是经典的resistance to change吧?

还有,富二代霸道总裁要科技化自己的业务所以遣散了一堆老员工,包括穷二代玛丽苏的家人,然后穷二代示威啊什么的,最后富二代理解人是无法被取代的…..
然后换个场景,一个靠人工的工厂除了生产率较低,可能还有事故率较高(事故啊,搞不好要死人的!)或者产品品质不一的问题,最后工厂就这么拖着,不上不下的

其实你站在哪一方我都觉得各有理由,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两方是很难走到一起的
我发现人很热衷于发表意见,及做选择,都是为了有所归属
才能说“我就是xxx个性的人,我就是xxx的样子”

我们之所以被分化后就再也没法儿再靠拢到一起,这种想要给自己贴标签的人性其实我觉得是其中主因。

还有另一个,就是人性当中对“特别”的渴望
我们总爱追求独一无二,追求你所有必须独一无二,追求你自己必须独一无二
其中独一无二最好的体现,也就是说着那个你觉得至高无上的语言
有些人说,听见法语我就恋爱了
有些人说,中文是最美丽的语言
有些人说,西班牙文就是很热情的语言

你看那些说着“我干嘛要学某某语言,我说英文啊,international language
这句话似乎透出了他潜意识里对非英文语种的鄙视

我们恨不得这个世界上票选出一个语言级别列表,然后就可以正儿八经的说“我只会说那最高级的语种”




Thursday 1 November 2018

上班写中文再也不突兀啦!


24/10/2018 礼拜三

在上海快两个月的我


老实说,我还是没有那种我一个人在这里,异国他乡,无依无靠,自由自在感觉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其他人意淫出来的,真的有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吗?

31/10/2018 礼拜三

好吧,我再不认真写点东西,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我得恢复每周一更啊!

上海之于我就先停在上一篇吧,我得好好沉淀沉淀。
(我去年圣诞节的时候自己许过一个愿望,我说希望来年我能在上海庆祝圣诞节)


但你知道吗



上海圣诞节是不放假的。


卧槽。


好吧,这份浪漫我不配拥有。




昨天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金庸老先生过世的消息。

我不觉得自己是个武侠小说迷
当然我也不仇恨,刚看到新闻的时候
我只觉得,终归尘土是人的宿命,江湖一直都会在

后来在大家反复叹息的刷屏中,我好像也感染到一些。
有人问,最好的一生该如何度过?
有人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段是欧阳锋洪七公在华山峰顶的那一段
一直觉得两个老人家在生命在最后一刻才彻底放下一生的偏执,想象着还挺悲凉的
但只有这份悲凉才能成就这份美吧?

江湖所有,终归尘土
而江湖的开头,总是那经不起风吹随意扬起的尘土

今日风起,明日云涌
此去江湖,终归尘土

他日江湖再见。
此趟一去,若是以一去不回,那边一去不回!

是金庸教会了我气派吧?是哈帮老大教会我野蛮。

那天我自己在反思,我这么一个人,跟书里的虚构角色都比跟人的感情深。这正常吗?
我身边好多朋友都让我少看点书

有人说,李佳恩不要再看书了,你已经社交障碍了,再看下去,你自己都要成虚构的了
有人说,你已经很奇怪了,你再看下去,你是要去把自己变成图书馆吗?
有人说,你妈才不是担心你爱买书浪费钱,她是担心你越变越怪但不好直说!!!!

昨天和同事在聊看书,她问我都看什么书的时候,我愣住了
我真的什么都答不出来,想了好久好久
上礼拜也是,客户问我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我也是呆了很久一个字儿说不出来

昨晚,我才突然说“LP
然后同事问我,你看的书叫做LP
我说,不是,我喜欢LP的音乐。
同事说,我们不是在聊书吗?
我说,上星期他们问我喜欢什么音乐。

同事惶恐。

究竟是我不够喜欢呢,还是我太过喜欢,还是我就是钝?

**********

前面三个礼拜,我和来自纽约的客户共事,除了工作我还得当他们的即时翻译。
因为这样我们三个礼拜都形影不离,每天除了工作还有各种聊天。

他们问了很多,比如以前做过的项目啊,去过什么地方啊
我也给他们说了麦当劳的很多故事,比如没有汉堡的8小时,没有可乐的14小时,没有包装纸的24小时,三个员工对满堂初估25未完成单子,等。
我自己说的时候那个云淡风轻啊,我还记得那种缠在骨子里的炸薯条味道
还有那个冬夜寒风刺入指尖的快感

最后几天的时候他们老大来了,客户跟老大介绍我的时候后面加了一句
“She has a lot of good stories if you have the time”

我好像是第一次被这么形容。

我目前为止收过最好的赞美,是Nelson那一句”You are a badass”
我想,第二好的就是这句”she has a lot of good stories”

也有可能,我的故事其实不咋地,但我是一个好的,说故事的人。

但我只要骗过自己就好了,我只要相信我故事里的天马行空,那就够了。

人生啊,就是一个收集故事的过程。逮着一个好故事,就是一个好故事。

***************

我插播一件事情吧

我这几天在杭州出差,同事给我订的饭店,礼拜一早上我搭高铁直接到客户那里
然后礼拜一下午乐兹乐兹的就要去办理入住了
结果到了前台,前台很抱歉的说“不好意思,没有中国身份证无法入住,我们不接待外宾”。

瓦特?

是的。公安查房发现的不可接待外宾的饭店有外宾,我们双方都要遭殃。

所以那晚,我就拿着手机,站在饭店大堂,一家一家饭店打电话。

喂,请问您这儿能接待外宾吗?
请问如果我在线支付,您能给我开发票吗?
请问您这儿还有标间吗?

需要标间,因为我可怜的同事(因为budget奇低,我们俩必须同房)必须等我解决。

以上。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